安迪·沃霍尔是谁?如果你对这个名字有点陌生,那么提起那幅色彩缤纷、跳跃的玛丽莲·梦露多格肖像,你一定不会陌生。这位美国当代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家,1928年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一个斯洛伐克移民家庭。虽然他引起业界关注而后大放异彩,是他到纽约之后的事,但他的人生踪迹仍然被家乡匹兹堡的人们保存得异常清晰。 Continue reading “钢铁之都的另一面”
Month: December 2014
当“野心”变成中性词
“Age of Ambition” by Evans Osnos
“The People Republic of Amnesia” by Louisa Lim
狄更斯的《双城记》中有一句流传至今已经烂大街的话“这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坏的时代”。它似乎可以套用在许多场合,但当下的中国,却难以这样一刀切的下定义,前《纽约客》驻华记者欧逸文的新书《野心时代》也不过展现了其中的一些剖面——在新中国追逐财富、真相和信仰。在欧逸文看来,“野心”并不是一个贬义词,它与个人主义一样,在生机勃勃狂飙突进的时代,在“如今的中国,成了必须”。 Continue reading “当“野心”变成中性词”
贵国人的说话之道
“An Anatomy of Chinese: Rhythm, Metaphor, Politics” by Perry Link
为完成这本书,美国汉学家林培瑞掏出了钻研中文三十余年的积累——他的中文老师是语言学大家赵元任的女儿赵如兰。在这本新作中,林培瑞一本正经地分析起“社会主义好”、“家庭子女多,小康会滑坡”这些在中国人听起来似远又近的口号,如同剥洋葱一般,从用字、用词、韵律到隐喻,一层一层地解剖,直达核心的政治内涵。中国读者读到这本书,应该会一边读一边会心大笑。 Continue reading “贵国人的说话之道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