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9年3月15日,“倾斜的弧”(Tilted Arc)被毁了。总务管理局(General Service Administration)行使所有权,下令拆除这座10多年前由它们亲自委托建造的公共雕塑。在五年间媒体和法庭的曲解、虚假承诺和作戏的审判等骗局后,这是最后的亵渎。案件还创下了产权高于艺术家的自由表达和道德权利的先例,即使在最后时刻试图对照《伯尔尼公约》(Berne Convention)的适用范围的努力也成为徒劳。在进行了彻底的分析后,我的律师们说:美国国会删减过的《伯尔尼公约》相关法律不足以保护我的作品。 Continue reading “【译】理查德·塞拉: 迁移”倾斜的弧”就是毁了它”
Category: 悦读
当“野心”变成中性词
“Age of Ambition” by Evans Osnos
“The People Republic of Amnesia” by Louisa Lim
狄更斯的《双城记》中有一句流传至今已经烂大街的话“这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坏的时代”。它似乎可以套用在许多场合,但当下的中国,却难以这样一刀切的下定义,前《纽约客》驻华记者欧逸文的新书《野心时代》也不过展现了其中的一些剖面——在新中国追逐财富、真相和信仰。在欧逸文看来,“野心”并不是一个贬义词,它与个人主义一样,在生机勃勃狂飙突进的时代,在“如今的中国,成了必须”。 Continue reading “当“野心”变成中性词”
贵国人的说话之道
“An Anatomy of Chinese: Rhythm, Metaphor, Politics” by Perry Link
为完成这本书,美国汉学家林培瑞掏出了钻研中文三十余年的积累——他的中文老师是语言学大家赵元任的女儿赵如兰。在这本新作中,林培瑞一本正经地分析起“社会主义好”、“家庭子女多,小康会滑坡”这些在中国人听起来似远又近的口号,如同剥洋葱一般,从用字、用词、韵律到隐喻,一层一层地解剖,直达核心的政治内涵。中国读者读到这本书,应该会一边读一边会心大笑。 Continue reading “贵国人的说话之道”
自由
我有一个陋习—同时开始看很多本书,结果可想而知,善始善终的不是多数。
却在最阴暗沮丧的半个多月里翻完了600页的《自由》,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。 Continue reading “自由”
烟火
《岁月神偷》最初其实是导演罗启锐的半自传散文集的名字,这本书在1996年由天地图书出版,后来他拍了部同名电影,人们才熟知这个带有童话意味的词组,并且纷纷把“在幻变的生命里,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”这句话奉为金句。 Continue reading “烟火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