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“野心”变成中性词

“Age of Ambition” by Evans Osnos

“The People Republic of Amnesia” by Louisa Lim

狄更斯的《双城记》中有一句流传至今已经烂大街的话“这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坏的时代”。它似乎可以套用在许多场合,但当下的中国,却难以这样一刀切的下定义,前《纽约客》驻华记者欧逸文的新书《野心时代》也不过展现了其中的一些剖面——在新中国追逐财富、真相和信仰。在欧逸文看来,“野心”并不是一个贬义词,它与个人主义一样,在生机勃勃狂飙突进的时代,在“如今的中国,成了必须”。 Continue reading “当“野心”变成中性词”

贵国人的说话之道

“An Anatomy of Chinese: Rhythm, Metaphor, Politics” by Perry Link

为完成这本书,美国汉学家林培瑞掏出了钻研中文三十余年的积累——他的中文老师是语言学大家赵元任的女儿赵如兰。在这本新作中,林培瑞一本正经地分析起“社会主义好”、“家庭子女多,小康会滑坡”这些在中国人听起来似远又近的口号,如同剥洋葱一般,从用字、用词、韵律到隐喻,一层一层地解剖,直达核心的政治内涵。中国读者读到这本书,应该会一边读一边会心大笑。 Continue reading “贵国人的说话之道”

【译】中国人在造福非洲吗?

在肯尼亚奈洛比的一家酒吧里,朱良修(音)大口喝着肯尼亚啤酒,吟出一句中国谚语:“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。”这个佛山鞋匠已是二度来到非洲,虽然他说渐渐爱上这里,但仍能从他的口气里听出失望。 Continue reading “【译】中国人在造福非洲吗?”

【译】冲出毛的阴影·序

2001年夏天的一个周五晚上,我在天安门广场,被不断涌入的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包围,他们自发聚集在一起,庆祝北京成功申奥。焰火映红了天空,汽车喇叭响彻全城,兴奋的人群冲破了警察的封锁线,挤满了广场和周边道路。“北京!北京!”狂欢者挥舞着手中的中国国旗高呼。“祖国万岁!祖国万岁!” 大学生们闯过红绿灯, 高唱国歌和《没有共产党,就没有新中国》之类的爱国歌曲。有年轻人脱掉了上衣,扯开红红绿绿绿的横幅,不停地绕着天安门广场跑圈庆祝。自行车、摩托车、三轮车和汽车堵塞了街道,胜利的标志被如醉如狂的人们点亮。国家领导人也来到天安门广场,感受欢庆气氛和喷薄而发的民族自豪感。 Continue reading “【译】冲出毛的阴影·序”